電子紙的未來(三):用電子紙“包裝”的世界
如果能根據當天的心情改變手機的外觀顏色和圖案,如果能夠在送給家人和朋友的禮物上隨意添加資訊來傳達心情,如果將家門上顯示您的時間表,提醒你告訴家人今天會晚點回來的話,該是多麼愜意。
用電子紙覆蓋所有物體的表面
用電子紙覆蓋所有物體的表面,讓物體表面作為螢幕來提示資訊,電子紙便會成為我們生活的兩個空間——物理空間和資訊空間的接點。電子紙協會把世界的變換稱之為“包裝革命”。這將變成每個物體都既是物體又是資訊媒體的世界,也是一個我們每次獲取資訊時都無需從包和口袋裏取出“為獲取資訊而製造的特定產品”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中,我們周圍的資訊通過電子紙實現可視化。並且,作為反射型顯示體的電子紙與過去的發光型電子顯示器不同,不是特別耀眼。它完全像紙一樣顯示資訊,作為滲透到生活空間的環境顯示體而發揮作用。
當然,要想實現這樣的世界,除電子紙外,還需要多種技術。雖說現在提案的大多數“電子紙技術”除擦寫外基本不耗電,但並非不需要電源。另外,還需要提供在電子紙上顯示內容的記憶體和無線通信技術,確認資訊確實抵達對方的用戶識別和認證技術。低環境負荷的製造技術也很重要,如果鋪天蓋地地生產電子紙,估計需要再利用和再循環的技術及體制。“包裝革命”是這些技術聯合形成社會基礎設施後才能實現的。
“包裝革命”後的世界配備電子紙的窗子、空調、衣服進行通信和資訊提示,完善生活環境。
在這個世界裏,人之間與資訊之間將形成更自然的關係,不只是“不看顯示器而方便獲得資訊”。資訊存在於物體本身,任何時間都能夠調動出來。不僅物體與物體進行通信,並且人與人之間也通過物體進行通信。
物體會告訴人它自己的狀態、來歷、生產者的想法和追求。還能夠使“包裝”的物體表面的電子紙包含情感,送給家人和朋友。使用同一物體的陌生人之間還能通過向自己推薦該物體的朋友發來的資訊而建立起聯繫。“包裝革命”是拓展自我表現和通信的可能性,豐富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的基礎。
另一方面,“包裝革命”可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好的影響。比如,利用“包裝過的”衣服改變外表的罪犯、外表不容易引人注意的人和物體導致的事故、任何表面都發出資訊而造成的“視覺噪音”……。世界可能變得非常紛亂、嘈雜和危險。另外,還會引起社會大討論,比如因建築物外觀可變造成的景觀問題、不能顯示準確資訊而造成的個人識別與隱私的關係、不停地獲取累積數據和檢索造成的個人追蹤等。
另外,我們周圍的物體“是什麼顏色,什麼樣子”都是可變的,或許造成我們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變得不穩定。在這樣的世界中,我們如何確保“世界是這樣的”認識。或者,已經不需要這樣的認識?
由電子紙改變的人與資訊之間的關係
我們把“包裝革命”作為未來遐想提出來,討論了它的影響及對技術和社會的挑戰。不僅追求技術的可能性,還討論了由技術可能帶來的諸多問題,以及如何讓人與資訊的關係變得更加幸福。
“包裝革命”這種未來遐想乍看荒唐無稽,存在的問題實際上是現在人們周圍資訊媒介的問題的更尖銳地體現。(特約撰稿人:福田 光弘,電子紙協會RG3 媒體論研究組副主任,柯尼卡美能達技術中心)"
電子書品質測試-慶聲科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