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控概念股 短多指標(經濟日報2008/12/16)
隨蘋果iPhone 3G手機引進國內開賣,台股盤面再度掀起一波「觸控」熱潮,在全球一片不景氣聲中,「觸控」商機似乎成為現階段投資人唯一還可以期盼的題材;台股觸控相關概念股主要集中在上游IC設計、面板與下游通路業者身上,隨觸控題材愈燒愈熱,觸控概念股有機會成為盤面短多指標。
全球消費市場明年將面臨嚴重的通貨緊縮隱憂,電子產品欲求「量」的成長,已出現困難,取而代之的是所謂的「換機」需求,手機、電腦採用觸控產品已是未來趨勢,明年手機、PC等成長雖會受限,但具觸控功能的電子產品將成為明星產品,這股商機給了國內相關業者很大的營運成長想像空間。
事實上,這股觸控商機可說是由iPhone引爆。觸控面板帶動了消費者應用市場,舉凡小型個人攜帶資訊、資訊家電、通訊產品等皆是;這項技術也開啟商業性應用市場,有辦公室自動化、資料收集、工業應用、醫療應用、娛樂應用以及車用電子等。
根據工研院的統計,現階段觸控面板還是會著墨在智慧型手機的人機介面上,預估在2006至2011年間的年複合成長率達35.4%。另一不容小覷的力量是,可攜式導航裝置(PND),預計2006至2011年均複合成長率為35.1%。
工研院認為,觸控面板的龐大商機,台灣無疑是最大受惠國。原因在於,全球觸控面板產業多以電阻式為主,2006年市場規模達到10.28億美元,台灣市占率達38%(日本28%、北美17%、中國大陸13%、韓國4%)。
尤其是台灣手機廠商在PDA Phone領域具備領先優勢,觸控面板正是手機市場的關鍵人機介面,可藉地利之便結合國內手機面板廠,一舉切入前五大手機業者面板供應鏈,其中效益之大似可以預見。
台股盤面觸控概念股首推義隆電及群創,一個是觸控電容式IC設計廠、一家是面板製造商。觀察義隆電本季以來業績表現,明顯優於其他IC設計廠,最大原因即在於布局已久的觸控效益逐漸顯現。
義隆電早年入主日商KOA台灣子公司(即後來的義發科技),取得多指觸控(Multi-touch)技術與專利,且發展出具備多元化的觸控螢幕晶片解決方案。今年義隆再合併義發,且與國際大廠新思(Synaptics)的專利訴訟案宣布和解,並進行交互授權,更讓市場對義隆電明年營運充滿想像空間。
偉詮也是頗具潛力的觸控概念股,偉詮目前主要朝電容按鍵與觸控面板二方向努力,在電容按鍵部分,主要是用在家電、手機以及NB按鍵產品,目前電容式觸控產品已在推廣並小量出貨中,初期會以出貨給模組廠觸控按鍵IC,預計明年成長力道較顯著,而在需時較久的觸控面板的部分,主要先以中小尺寸如NB以及數位相框產品為主,未來再出給手機以及NB廠商。
至於群創,專攻中小尺寸面板,鎖定具觸控商機的手機、GPS、NB大廠訂單,隨觸控IC應用領域愈來愈廣,包括友達、奇美電、勝華、久正等面板廠身價連帶水漲船高。
多點觸控相關資料:多點觸控面板測試條件、觸控面板測試、筆記型電腦測試、